从DISC性格模型看企业研发管理
DISC理论是一种“人类行为语言”,其基础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·莫尔顿·马斯顿博士的著作。DISC指的是四种行为风格:Dominance支配型,Influence影响型, Steadiness稳健性, Conscientiousness谨慎型。
老板在企业数据研发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性格特质,常常会对管理的风格和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。当新系统、新管理方法在企业当中的推行时,D型老板倾向于考核结果,常常忽略过程管理;I型老板能在实施过程中与团队保持频繁沟通;S型老板愿意在必要时给团队以支持;C型的老板可以看到企业管理持续地改善。当然,现实当中复合型的管理方式更为常见。
>>>I/S复合型领导:<<<
懂得企业研发管理的价值,听取员工意见
I/S复合型的领导非常认可企业研发管理的价值,懂得数据化管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,可以在项目前期推行的时候尽可能配合,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。公司在高速发展,核心人员叫苦不迭:原来的方法够用,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去适应新系统呢?领导人考虑到繁忙的业务,新的研发管理方法推行就被搁置了。
或者因为公司业务繁忙,工程师没有时间去适应新系统;或者因为旧有的使用习惯,设计师没有坚持使用的动力;或者缺乏了解系统的专人推动,公司的大部分人难以坚持。等到企业管理不得不变的时候,因为系统闲置或人员流动等种种原因,想用也用不了。
世界著名管理大师,彼得.德鲁克提出:“我们无法左右变革,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”。既然信息化、网络化的工业变革避无可避,领导者要如何帮助团队适应这一过程呢?
>>>D/I/S型老板<<<
执行力强,关注结果
改善方法就是将新的要求具像成管理的细节,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行,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实施结果。D型(Dominance支配)的管理特质富有前瞻性,以挑战为导向,有创新精神,能够发起运动;就像狮子一样,带领团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突围。狮子常常对内也格外强硬:D型的领导人为了达成目标,可以在全体员工会议上立军令状;在追赶敌人的同时,团队也被带动着飞速前进,改革不容拖延。我们的专业团队对一位D型领导人的评价就是“谦虚且强势”,管理风格雷厉风行、令行如流。对于企业研发管理系统,领导人也许不理解新系统运作的细节,但能够要求团队完整地执行专业人员制定出的方法细则。方法对了,目标对了,管理便能长驱直入,无往不胜。
但在迅猛前进的同时,庞杂的研发数据管理难免出现细节疏漏——流程不规范。这一痼疾,就需要团队与技术人员深度配合,耐心调理。
>>>全能型领导人<<<
管理方式是推动企业改变
全能型管理者相对而言,更多了C型(Conscientiousness谨慎)的特质:不仅关注任务结果,更能到方式的改善;持续关注项目,意味着深入了解进度和风险,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奖惩机制,有力地推动团队进步。既有高瞻远瞩的眼光,了解企业研发未来的方向和目前存在的瓶颈;也明确理解改革的短期阵痛和长期价值。
有位客户曾对我们说:“之所以选择你们,是因为你们给了我一个“标准化”的概念。”他们公司曾经上线过ERP(企业资源计划)系统,却没成功,只得到“惨痛教训”。技术团队跟他沟通的过程中,共同反思,梳理管理逻辑,意识到企业研发管理需要一个整体的思路:从前端、中端、到尾端的整合。随着研发管理系统的上线,与原有的ERP系统集成整合,最终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对接。客户也对研发管理系统充满信心,与我们积极沟通,希望能从企业客户角度出发,进一步延展系统功能,实现个性化定制。
领导人在改革过程中,表现出巨大的魄力与强大的执行力,保证了新的管理系统的顺利上线和应用;企业在高速稳定的发展过程中,也留出充足的容错空间,一步步解决问题、改善管理。在形成企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设计体系后,就能有效提升了生产和管理效率,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脚步。
彼得.德鲁克说:“管理不是等级高低,而是责任。”去寻找已经发生,但还没产生全面冲击的变动,他称之为“远眺窗外”。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在于风和日丽时的极目远眺,时刻注意遥远的大洋上可能来临的风暴,并不断调整方向。企业研发管理系统便是船长可靠的方向盘。一个全能型的领导者,能牢牢把握企业前进的方向,时刻关注企业内外的变化,在必要时将企业研发管理推向新的高度。